原因 1:管道冻住,冬天最常见,3 步化冻超简单
冬天温度低于 0℃,太阳能热水器的上下水管容易结冰,水没法流通,自然不出热水。尤其是北方地区,夜间温度低,管道冻住的情况更频繁。
解决办法:1. 先找到冻住的管道(一般是室外暴露的部分,摸起来硬邦邦的),准备一块毛巾和温水(40-50℃,别用开水);2. 把温毛巾裹在冻住的管道上,每隔 5 分钟换一次毛巾,让冰慢慢融化(别用明火烤或电吹风吹,高温会让管道开裂);3. 化冻后,打开热水龙头,要是有水流出,说明管道通了,之后记得给管道包一层 “保温棉 + 伴热带”,伴热带通电后能发热,防止再次结冰。注意事项:化冻时别用硬物敲管道,比如锤子、棍子,容易把管道敲破;伴热带要选自动温控的,温度低于 5℃自动加热,高于 15℃自动停,不用手动开关。
原因 2:阀门开错,上下水阀没配合好,水没存住
太阳能热水器有 “上水阀” 和 “下水阀”,要是阀门开错了,比如上水阀没关,下水阀开着,刚加热好的热水会和冷水混在一起,或者水直接流走,导致不出热水。很多人用完后没注意阀门状态,下次用就出问题。
排查和操作:1. 找到太阳能水箱旁的两个阀门,通常 “上水阀” 连接自来水,“下水阀” 连接家里的热水管;2. 正常使用时,上水阀要 “关闭”(避免冷水持续进入水箱,稀释热水),下水阀要 “打开”(让热水流到家里);3. 要是阀门开反了,先关上下水阀,打开上水阀给水箱上水(看水箱上的水位计,到 80% 就行),然后关掉上水阀,打开下水阀,等 10 分钟再开热水龙头,就能出热水了。注意事项:上水时别忘关下水阀,不然水会一边进一边出,水箱永远装不满;长期不用太阳能,要关掉上水阀,放空管道里的水,避免冻裂。
原因 3:水垢堵了集热管,吸热效率变低
太阳能的 “集热管”(就是室外那些玻璃管)是吸收太阳光的核心,用久了管内壁会结水垢,像一层厚厚的 “外套”,挡住太阳光,导致水加热慢甚至不加热,就算有太阳也不出热水。一般用 2-3 年,水垢就会很明显。
清理方法:1. 先关掉上水阀和下水阀,放空水箱里的水;2. 小心取下集热管(别用力掰,玻璃管容易碎),倒出管里的水垢(要是水垢硬,倒点白醋泡 1 小时,再摇晃倒出);3. 用清水冲洗集热管内壁,然后装回原位,打开上水阀上水,之后再用。注意事项:取集热管时要戴手套,避免玻璃渣划伤手;装回时要检查密封胶圈有没有老化,要是胶圈裂了,要换新的,不然会漏水;建议每年清一次水垢,保持吸热效率。
原因 4:辅助电加热坏了,阴天没法补热
很多太阳能热水器带 “辅助电加热”,阴天、冬天光照不够时,通电就能加热水。要是辅助电加热坏了,光靠太阳就不够,自然不出热水。不少人以为辅助加热是 “备用”,坏了没发现,阴天就只能用冷水。
判断和解决:1. 先检查辅助电加热的电源,看插头有没有插好,家里的空开有没有跳闸;2. 要是电源没问题,打开辅助加热开关,用手摸集热管旁边的加热棒接口,要是一点温度都没有,说明加热棒坏了;3. 别自己拆加热棒,找售后师傅来换,要选和水箱型号匹配的加热棒,比如 2000W 的就别换 1500W 的,加热速度不够。注意事项:用辅助加热时,水箱水位要超过一半,不然加热棒会干烧,容易烧坏;加热完成后要及时关掉开关,别一直开着,既费电又有安全隐患。
结语
太阳能热水器不出热水,别只怪天气,先查管道、阀门、水垢和辅助加热,多数问题都能自己解决。冬天用的时候,做好管道保温,阴天及时开辅助加热,就能随时有热水。但要是集热管破裂、水箱漏水这些大问题,别硬修,找专业师傅处理,安全又省心。
